在Facebook上市之前,IPO投資顧問公司Renaissance Capital推出了一個關于互聯網公司歷史上融資額最大的十次IPO的排名。
作為榜單上的第一名(眼下當然已讓位給Facebook),2004年8月18日上市的谷歌只融資17億美元。但在那個互聯網泡沫破滅,投資者們謹小慎微,轉而尋求醫藥、能源等領域投資機會的時代,這已經稱得上一次了不起的成功。谷歌的上市重燃了全球不知多少IT青年的創業夢,當年,扎克伯格就正在哈佛大學的學生宿舍中創立自己的公司。
谷歌上市首日股價上漲18%,并在此后以強勁的業績表現和創新能力被市場信賴,使得股價一路飆升到620美元以上。這也成為Facebook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歷史總是證明,人們對于創新是如此熱愛。
不過,保守的投資者同樣能在榜單中找到自己的依據。2000年互聯網公司融資規模創下120億美元的峰值,隨之而來的是毀滅性的泡沫破裂。據說,這段慘痛歷史正是股神巴菲特決定對Facebook敬而遠之的原因之一。
榜單上,差不多一半的公司都是在2011年新一輪的IPO大潮中登陸的,經過多年沉悶的互聯網公司IPO似乎在美國市場上再度紅火起來。但是,一些公司的業績堪憂,他們在吹一個更大的泡泡嗎?
全球團購網站的鼻祖Groupon2011年11月3日上市,融資額7億美元,首日收盤報26.11美元,較20美元的發行價上漲30.6%。然而,圍繞Groupon的爭議就從沒斷過。到公司同年入華,國內用戶從不斷裁員、賣假貨等負面新聞熟悉這家公司。來自中國、俄羅斯以及其他地區的網絡公司也在這輪熱潮中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人人網2011年5月3日IPO,融資額7.43億美元。但在投資者對估值的質疑聲中,人人網美國存托股票(ADS)的價格最終跌破發行價(14美元);上周五,人人網股價創紀錄大跌20.99%,收于4.93美元,向爭先恐后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們發出了警告。
很多評論家把Facebook此次上市發行和網景公司進行對比,1995年網景公司上市被看做是上次網絡泡沫的導火索。Facebook上市首日報收于38.23美元,較發行價微漲0.61%。這次華爾街歷史上最受期待的IPO之一就這樣以平淡的結局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