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鄔院士您好,我們知道最近移動互聯網非常熱鬧,互聯網公司紛紛進入手機的領域,像小米、360、盛大、網易都在進入手機市場,您怎么看這個現象,為什么大家紛紛進入到手機這個領域?
鄔賀銓:手機實際上是一個移動互聯網的門戶和入口,我們做互聯網ICP的一些公司,他們著重要建立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希望聚集人氣,希望來讓網民使用他們這些公司提供的一些內容,各種各樣的服務。現在網民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如果說這些公司推出它們定制的一些手機,特供手機,這些手機里面嵌入了他們的一些應用軟件,也就是說使用這個軟件的網民可以比較自然一下就接入到這些公司的網站,也就加入到這些公司的用戶群里面,進入到它的社交圈子里,這些公司本身用戶聚集得越多,公司的市值相應也越高。
實際上這些公司并不是完全靠賣手機來賺錢,手機現在這個市場的利潤主要是被蘋果和三星獲得了,其他公司分的利潤是很薄的。其實除了小米自己做手機,它是個手機公司以外,其他像新浪、百度、網易這些,它們基本上是采用和手機終端廠商合作的方式,嵌入他們自己的應用軟件,靠用手機把人氣聚集起來。
騰訊科技:除了小米之外,其他幾家還沒有看到太大的效果。您覺得這是什么原因?
鄔賀銓:它現在所合作的手機廠商還不能說是在名聲上很大,基本上他們現在找的華為、聯想、戴爾、天語,在手機市場上占的比例還不是很高。所以,現在還不能體現出他們想象的這種用戶群有多大,好聯系到他這個地方來。
所以,進一步不僅僅是要依賴這個手機制造商的品牌提升,他還得反過來用它的內容來幫助提升這些手機廠商的品牌,這樣互補,才能夠把它想達到的目的實現。
騰訊科技:剛才說我們可能很多人喜歡靠增值服務這個模式來提升,國外的模式,蘋果做得比較完美,國內這個模式能不能真正達到大家的預期呢?
鄔賀銓:蘋果它實際上是培養了一個APP Store的平臺,它也比較嚴格的審核,做得比較早,現在發展有60多萬的應用軟件了,而且它也有比較好的分成的規則。當然它主要用戶是在歐洲、美國,他們那邊使用互聯網的增值服務付費的習慣已經培養得比較好了,因此也愿意付費的比較多,所以這樣的話,就為這些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盈利的空間,當然蘋果也可以從中分利了,實際上蘋果著重并不是從中要分多少,是要借APP Store這些應用使手機賣得更好,單純一個手機怎么能賣這么貴呢,實際上是以軟件抬高了硬件的價格。
大部分用戶可能還沒有養成在網上付費下載軟件的習慣,真正用軟件收費的比例不是太高。也有很多人用盜版,越獄的辦法,不需要直接去買。我們的開發應用軟件,創意性,娛樂性,還不完全足以吸引很多用戶的喜愛,所以在這一點上產業鏈、生態鏈還沒有完全培養起來,因此這個發展起來好像還并不是太好。盡管我們現在有不少家也都在打造自己的平臺,像移動也有Mobile Market,百度也有,都有,但是客戶群還不是太大。
騰訊科技:其實現在這一兩年,我們發現移動互聯網的創業是非常熱的,包括在各種基礎應用、游戲、生活服務類的APP。怎么看整個移動互聯網創業潮?大家現在好像還沒有找到一個很合適的商業模式,還是在前期的這種市場培育的階段。
鄔賀銓:本身互聯網從一開始它的商業模式基本上就是對用戶免費,靠廣告收費,基本上是這種模式。所以,現在一直延續下來,對移動互聯網會遇到一點挑戰,因為普通的PC它廣告是比較容易推送的,用戶上網廣告就在邊上,你愛看不看都給你跳出來,你必須關掉。而移動互聯網手機屏幕很小,而且你這樣推廣告它沒有地方放了,傳統的PC的廣告方式在移動互聯網上不大容易實現。
因此,這個商業模式就不那么容易維持,所以移動互聯網現在就需要尋求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實際上也可以看到已經有一些了,像我們搞視頻的一些網站,雖然視頻本身是免費的,但是前面要嵌一段視頻的廣告,不允許你從中間點,必須從頭下來,這就等于用戶不得不去看這個廣告,當然這個廣告是有收入的。
未來要定向性的廣告,識別用戶的位置,行為,投其所好的廣告可能用戶是感興趣的。如果說完全是一種占空間,占眼球這種廣告,看來就不見得能夠用戶愿意買單。
騰訊科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也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他要去參與這種市場化的競爭,有些在把他下面的業務公司化,您認為將來運營商應該怎么來參與市場競爭?
鄔賀銓:實際上運營商,電信也好,聯通、移動也好,他們已經是當時紛紛建了不少基地,游戲基地、動漫基地等等,當時是想用基地的方式可以稍微靈活一點,這樣可以做起來。實際上一定意義上也有成功的案例,像中國移動(微博)四川的音樂基地,但是也有管理上的一些問題,疏于管理就導致了腐敗的產生,覺得要加強管理,運營商畢竟是一個國有企業,它在國有的考核機制長和一般我們傳統互聯網企業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國有企業的框架下要想做一個網站,它做不過PPS,做不過第一視頻,可能就沒有那么好的影響力。
因此,運營商現在也想到了,我干脆把這些公司獨立出來,他們自負盈虧,他們就變成在市場上跟我們現有的一些互聯網應用企業是一樣的,運營商對它來講只是投資,從投資角度管理,從實際管理角度上不像原來在集團總部那么個管理方式,他期待用這樣的變革,用這樣的組織結構,扁平化,用這樣的方式使運營商也具有跟我們現在的互聯網企業一樣的競爭活力,我們的電信運營商,像中國電信(微博)提出來做智能管道,做綜合服務,做互聯網公司,他們不甘心做管道,要進入應用領域,想辦法怎么把應用領域培育起來,這是他們的組織結構上一種希望革新的想法。
騰訊科技:你怎么判斷移動互聯網整個下一步的發展,會是什么樣的格局,進一步洗牌,會有一些什么樣的機會出來?
鄔賀銓:現在來看,首先洗牌已經表現在移動終端的企業,以及跟電子商務那些企業,以及搞互聯網的一些服務,像搜索、社交網絡的企業。這些趨勢首先體現在美國最快,目前可能還沒有真正反映到我們國內來,但是我們的互聯網應該說原創還是不夠的,很多時候還是跟著美國走,當然我們有一些小的后臺,后面后續的創新,往往美國先出現的事情可能很快會反映到我們國內來,未來在國內恐怕也會有一個洗牌的過程。
現在大家都看到移動互聯網是一個很好的蛋糕,但是不見得都是能夠在這里面做得好,不一定能分到很大的比例。就看我們怎么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用戶需求,能夠找到很好的切入點。一般而言,現在我們看移動互聯網是未知比已知多,當初互聯網大家只是傳郵件,誰也沒有想到發展成這個樣子。未來移動互聯網不是簡單的翻版,會根據移動互聯網的特點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很多方面和固定互聯網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看誰能適應這些需要。移動互聯網的個性化,跟人密切相關,中國的文化和國外是不一樣的,我們期待能夠開發出一些反映中國國情的,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一些移動互聯網的應用。